首页 > 新技术 > 正文

车联网生态圈发展的痛点

        【车时光】

我们所处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大的Tier1厂商特别是国际知名的厂商,大多是欧美日的公司。但是最近十年,中国的手机互联、智能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应用最多、场景最丰富、最多样化、消费者最喜欢。

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这个时代里面,在中国培养出欧、美、日Tier1巨头厂商都很钦佩的企业?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做几件事情:

国家对行业的发展、智能网联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规划,制定一套行业的标准,把它上升为国家的标准,乃至上升为全球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标准上来引导这个行业的发展。

在这个行业里面有很多同行,要携手并进,这个圈里面包括主机厂、互联网公司、运营商、零部件公司,大家一起形成合力,以开放的心态共同进步。

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因为没有一个竞争环境,温室里的花多数是长不大,开不好的。

若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有的参与者和生态圈里面是各就其位的,运营商会干运营商的事,专业服务商会干专业服务商的事情。随着后续的发展,大家各就其位,并且条件逐步成熟之后,经过充分的竞争,这个生态才会逐步成熟起来。

目前车联网还处在初级阶段。其实根本的原因是,移动互联所形成的这种应用生态,要想简单地把这种生态搬到车上去,是非常困难的。

第一,时间没了,移动互联网把产品研发时间压缩得更短,现在的智能手机一年半换一代,软件系统更不用说了。这是第一个痛点——出产品的速度。

另外一个痛点,由于BAT的存在,中国的消费者已经被培养得在智能终端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上面鉴赏能力非常高,如果导航没有达到像百度这个水平,你的车机他就不用了,因为你不够智能,你不能实时地提供解决方案。所以对智能车机产品的门槛要求,是现在出产品最大的困惑。

车联网本身是基础设施,用户可能不需要车联网,车联网只是一个手段,联网以后做什么才是关键。如何做有以下两方面:

第三方的服务和产品公司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来做创新、来做基于车内使用的产品。

要有渠道,将这些第三方的公司产生的服务和产品推给用户。痛点在哪儿?在于主机厂对于车联网应用的规划,只有规划好了,才能够以开放的态度面对第三方对于数据的、对于服务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车时光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